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降低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而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似乎受益更大。
▲图据图虫创意
该项目的研究者分析了超过107655人的数据,并对参与者进行了至少十年的跟踪调查,除了监测他们是否患有结直肠癌外,还对他们进行了调查,以确定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调查评估了他们的BMI(注: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计算公式为:BMI=体重÷身高²)、酒精摄入量和饮食习惯、是否吸烟以及运动量。在这项研究中,每周服用两片或两片以上常规强效阿司匹林、服用6片或6片以上低剂量阿司匹林,被视为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研究发现,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不服用者低18%。而那些被认定生活方式不太健康的参与者获益更多,尤其是吸烟者和BMI指数高于25的人(BMI指数在25至29.9之间被视为超重)。
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麻省布里格姆医院的胃肠病学家丹尼尔·西卡维博士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按比例降低那些有多种结直肠癌风险因素的人。相比之下,那些生活方式更健康的人患结直肠癌的基线风险较低,但他们依然能从阿司匹林中获益,尽管效果没有那么明显。”这项研究无法确定为什么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如此有帮助,但以前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会抑制“可能导致癌症的促炎信号”。
西卡维博士表示,虽然其他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对某些人群预防结直肠癌有好处,但结果并不一致。他们认为,医生在决定一个人是否应该定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结直肠癌时,应该权衡不同的生活方式风险因素。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死因之一。研究显示,2023年美国约有153020人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而且这一疾病在55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与10年前相比,这一人群的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多)。结直肠癌的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但某些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包括饮食不健康、运动不足、饮酒、吸烟和BMI指数过高。
在吉县人祖山娲皇宫,一次破坏事件让考古工作者在女娲塑像下发现了一具被包裹在黄绫中的遗骨。这些遗骨伴随着一则墨书记载,被称作“皇帝遗骨”,据说与传说中的女娲有关。2011年,对吉县的抢救性整理中,发现了许多古代的遗物,甚至找到了人头骨、木函残片以及约2100到900年前曾作为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女娲祭祀考古遗迹。
宵禁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不仅存在于中华文明,也在其他外国文明中有所体现。这种制度源远流长,古代社会对于夜间的管理一直是一项重要任务。在一些大城市,如唐朝的长安城,宵禁更是严格执行。人们在宵禁时期,一到晚上就得回到家中,城门关闭,夜晚的社交和活动基本上都被限制。这样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城市的安宁和秩序。
除了采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医生还建议经常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来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在2016年提出了服用阿司匹林的建议,但在2022年又推翻了这一建议,因为人们担心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出血。阿司匹林还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随着建议的改变,新研究者们决定研究是否有任何群体会从这种做法中获益更多,以及阿司匹林对这些群体来说是否值得冒风险。
美国癌症协会克里斯蒂娜·安南齐亚塔博士指出,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罹患结直肠癌风险因素最多的人群效果最好。她说,重要的是要记住,这项研究并不是一项黄金标准的随机临床试验,它将服用阿司匹林的人与未服用阿司匹林的人进行了比较,这意味着有一些局限性需要牢记,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但这项研究很好地提醒人们,人们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安南齐亚塔说:“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癌风险,这些包括保持健康的体重,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物,以及少喝酒。”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前任主席雷蒙德·杜博伊斯博士说,20多年来,服用阿司匹林的建议不断变化,但他一直想知道为什么有些研究显示阿司匹林有益,而有些却没有。他认为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解开这个谜。杜博伊斯说,研究中的证据相当令人信服地表明,阿司匹林对最不健康的参与者群体有益。
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查尔斯顿霍林斯癌症中心主任杜博伊斯说:“我们尽力让人们处于更健康的状态,但对有些人来说,减肥或戒烟非常困难,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是一个简单的选择。”
波士顿医疗中心结肠和直肠外科主任珍妮弗·戴维德博士说:“阿司匹林价格低廉,容易获得,但并非没有风险。这项研究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它试图了解哪些人有可能从阿司匹林中获益最多,但人们应该首先与医生沟通,以确定定期服用阿司匹林是否适合他们。”戴维德还补充说,“这并不是允许大家放弃健康饮食、锻炼、避免吸烟和尽量少喝酒。一片阿司匹林不能弥补所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全面降低癌症风险都是必要的。”
该研究结果已于8月1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中。
红星新闻记者 沈杏怡 实习生 尚昭懿
编辑 潘莉 责编 邓旆光配资知识开户
下一篇:怎么做短线投资 复旦大学研究揭示痤疮发病机制,青春痘治疗迎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