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又名“蹴球”,是中国古代一种极为流行的团体性球类体育运动,类似于现代的“足球”。这项运动起源于战国时期,经历了秦汉、唐等朝代的发展,至宋朝时达到了鼎盛时期。蹴鞠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融入了宋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当时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蹴鞠的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但当时仅作为个别地区、个别人的爱好。到了汉朝,蹴鞠在军队和民间开始迅速发展。《汉书》中已有关于蹴鞠的记载,并将其列为练兵的一种方法,视之为“兵技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蹴鞠的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成为当时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之一。
唐朝是蹴鞠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蹴鞠从实心球演变成了充气的空心球,球的制作技艺也更为精湛。唐朝的蹴鞠不仅踢法多样,还出现了“风流眼”(球门),极大地提升了蹴鞠的观赏性和竞技性。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便描绘了当时蹴鞠活动的盛况。
宋朝是蹴鞠运动发展的巅峰时期。上至皇宫中的帝王,下至田间的孩童,都以蹴鞠为乐。北宋时期的古画《宋太祖蹴鞠图》生动地展现了宋太祖赵匡胤、赵光义(后来的宋太宗)等皇室成员一起踢蹴鞠的情景,足见蹴鞠在宋朝的普及程度。宋徽宗更是因爱蹴鞠而闻名史书,他不仅自己热衷蹴鞠,还带动了士大夫阶层对蹴鞠的热爱,形成了浓厚的蹴鞠文化氛围。
在宋朝,蹴鞠不仅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蹴鞠成为了朝廷的一项礼乐项目,每逢春秋圣节等重大宴会,都会进行蹴鞠表演。《宋史·乐志》中提到,宋朝每逢春秋圣节三大宴会,要进行一系列的礼乐表演,其中第12项表演就是蹴鞠。此外,宋朝在招待外邦使臣时,也常在宫廷中表演蹴鞠,显示出蹴鞠作为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蹴鞠的规则与玩法:
宋朝的蹴鞠运动根据赛制和参与人群的不同,主要分为“筑球”和“白打”两种玩法。
筑球是一种较为正式的比赛形式,需要的人数较多,通常需要10人以上,甚至多达32人。筑球比赛设有球门,球门由两根高约三丈的木杆组成,上面结一网,网上部留一直径约一尺的洞,称为“风流眼”。比赛时,双方队员身着不同颜色的衣服,按照一定的位置分别列于球门两边,将球踢过风流眼。筑球比赛强调团队协作和战术配合,观赏性极强。
白打则是一种较为随意的玩法,没有人数限制,没有球门,只要带上球,找一块平坦空地,就可开踢。白打主要考验球员的控球能力,除手外,身体各部位均可触球,变换各种花样。白打可以分为一人场户、二人场户、三人场户直至十人场户,形式灵活多样,深受民间喜爱。
蹴鞠的制作与技艺:
宋朝蹴鞠的制作技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的蹴鞠内部以动物的膀胱充足气作为球胆,外面则是由12片或16片皮革合成,制作工艺精细,种类多样。这种充气的鞠不仅轻便,而且弹性好,极大地提升了蹴鞠的踢法和观赏性。
在技艺方面,宋朝的蹴鞠运动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当时的球员们掌握了各种高难度的踢法,如“大过桥”、“斜插花”、“巧膝蹬”、“下珠帘”等。这些踢法不仅要求球员有高超的控球能力,还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灵活的反应能力。
宋朝蹴鞠运动的兴盛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还促进了体育运动特别是球类运动的发展。蹴鞠运动的普及和职业化使得许多艺人以蹴鞠为业,甚至有人因蹴鞠技艺高超而升官。《水浒传》中记载的高俅就是因擅长蹴鞠而得到宋徽宗赏识,从而飞黄腾达。
宋朝的蹴鞠运动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随着蹴鞠文化的不断发展,民间涌现出了一大批蹴鞠爱好者。他们每日结伴蹴鞠,或相约进行蹴鞠比赛。久而久之合法配资炒股,就形成了蹴鞠社团,被称之为“圆社”。最早的蹴鞠社团是“齐云社”,因民间蹴鞠以踢得高为好,故用“齐云”二字,比喻可以与云一样高。齐云社活动频繁,不仅广纳社员,还组织比赛、提供场地,对蹴鞠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蹴鞠运动宋朝筑球蹴鞠齐云社发布于:山东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